甘于奉献,乐于助人――精五科医生助理“董英露”
医生助理员(医助)是指在医师或其他医护专业人员的直接监督下,辅助完成医务服务的医院工作人员。医生助理的岗位最基本要求为必须有医疗行业背景,由相关医疗护理常识的医生或护士担任。医生助理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,在21世纪走向国际化,现已被多国证明在改善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、减轻医生工作负荷、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医生助理的具体职责根据所在科室的特点而不同,通常包括记录病史、预防保健咨询、解释检查结果、临床研究等,国外认为医生助理在职业过程中承担7个角色:医疗专家、沟通者、合作者、领导者、健康倡导者、学者、专业人士。我国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医疗机构配备医生助理,辐射范围较小,需要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。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为了破解我院医疗人员不足、医生工作负荷重、职业倦怠等难题;自2022年11月起,我院尝试性在精神五科开设医生助理岗位。护理部聂主任根据医师助理岗位要求(临床工作时间长、接触患者及病种多、知识面广等)推荐董英露同志为首位医生助理员。
董英露同志上岗以来,立足三个方面,面对四类人群严格要求自己;专业知识方面,不断学习掌握精神医学理论基础知识,同时兼顾学习心理学、社会学、护理学发展等方面的知识;自身修养方面,健全成熟人格,稳定自身情绪。与人交往方面,设身处地理解他人,尊重他人诉求,真诚宽容对待他人。面对四类人群,董英露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。对于医生,她说“我院医患比例严重失调,管床医生工作繁重,人均管床位30张以上,作为医生助理,如何让医生高效工作,回归心思至医疗本位是我的职责所在。”对于护理人员,她说“我也曾干护理工作,待过病房,干过治疗,深知护理人员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,要注意自身安全,要保障病人安全,要让病人和谐,要让病房整洁。治疗护士为了完成当天的医嘱执行工作,中午加班加点是常态。作为专科护士出身的医生助理,和她们一道共克繁重工作。帮助了别人,提升了自己,为双赢。”对于医技人员,她说“我院性质决定了他们日工作量不均衡,忙时难以兼顾病房和门诊,有时为了完成当日工作任务,不得不提前一天规划安排。作为一名年轻职工,根据自己的精力我也乐于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。扩充自己的知识同时也促成了各部门的和谐,为三赢。”对于病人,她说“我院为民政福利性质的精神专科医院,病人种类多样,精神残疾、肢体残疾、智能残疾人员都有收治,对于精神残疾人员要有耐心,对于智能残疾人员要有爱心,对于肢体残疾人员要有责任心。”当被问起自己的工作内容具体是什么时,董英露说“医院需要的工作,就是自己要做的。作为一名普通职工,我始终秉持发展不必在我,发展必须有我的工作基调。成全了医院的大家,才能幸福自己的小家。”